我儿子67分都能捞上来到89,我教儿子学习2年就得到一句至理名言:学习是刷墙不是挖井。特别是理科!
刚教他的时候,我很崩溃,因为我明明记得我小时候一个小节的一课一练我30分钟就能做完。我儿子活活做了2小时,还大部分都错了。
后来偶然有一天暑假的时候,因为某个事情,我把第二天要教他的东西提前教了,但是当天没有时间让他做练习了,就拖到了第二天做,结果奇迹出现了,他第二天做的结果比以往都好!
我就琢磨啊,这不科学啊?难道不应该当天学的当天练习更好吗?
后来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试着错峰教学,都采取前天教后一天练的策略,结果出奇的好。
再后来我查了一些资料,明白了人的认知规律。神经元是慢慢链接长成的,今天学一点新东西,神经元之间开始建立链接,睡一觉,连好了一些,再睡一觉,再连好一些,链接越多,对这个知识就掌握的越熟练,但神经元并不会一天之间连好,所以学习一层一层学 比一口气学完更更更有效果。
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,学习要刷墙而不是挖井。
刷墙和挖井的区别是,刷墙是一层一层刷,也就是同一套内容学多遍,挖井是一口井挖到底,也就是同一套内容,一口气学到最难。
人的认知习惯是刷墙的而不是挖井。
以数学为例,怎么“刷墙”?
先在寒暑假刷第一层,一定利用寒暑假提前学下学期的东西,但怎么学有讲究。
去买一本涵盖知识点的教辅书,本人推荐《薛金星》,买来后,做好规划,你自己每天学1-2课,目标是要在整个寒假把下学期的课全都学一遍。
有人要问,一整个学期的内容,怎么可能寒假学得完?
明确告诉你,学得完。因为我们只学最基础的知识点,不做难题,不做延伸题,一道都别碰。
同时要注意,一定要把最基础的知识点学下来,最好是画个思维导图背出来。
这就是刷第一层墙漆。
第二层墙漆什么时候刷?等着开学后老师正式教。在这个阶段,只要第一层墙刷的好,你不仅会做最基础的题目,你会发现你还能自主做出一些难题。怎么就可以了呢?因为我们利用了大脑的认知规律。
在这个阶段,你要做的就是订正错题,特别是订正难题,并且反查,这道题错误是因为哪个知识点忘记了而错的。
第三层墙漆什么时候刷?学期末复习的时候刷。学习末的时候,你对基础的知识点可谓已经了如指掌,并且已经会解一些难题了,这时候,主攻你之前做错的难题,再做一遍。
你会发现你连这些难题都可以游刃有余了。
在这样的学习节奏下,这个学期末,他考了89分
其实有时候我做错题之后,发现自己思路对了,可是因为低级错误而把答案算错了之后,我会有一种无所谓没关系的感觉。这种思想一定要杜绝!
错了就是错了,没有任何理由!只能说明自己掌握的不好!
做题一定要追求正确率。我是一个做题很快的人,这就导致了我经常会犯一些很低级的错误。比如计算失误啊,看错题啊,或者直接抄错数呀。在我身上,我无法避免这些问题一点也不出现,甚至高考的时候我也因为这个失去了一点分数。但是在整个过程当中,我能发现,自己的低级错误确实是在减少的。我相信,如果稍加注意一下,正确率也会大大提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