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in
首页 > 综合素养 > 教育热点

教育风向彻底变了,家长们要准备好!

爱发芽学习网-学员投稿2024-02-28 10:23:22 人看过

在2024年的第一周,教育部就发布了重要的通知,启动了第三批基础教育改革工作。

你真的应该把2023年5月29号那天的新闻联播重新看三遍以上,花了10分钟讲教育问题,那可是新闻联播,基本上算是教育史上破天荒的头一遭。

5月29号到现在,我告诉各位家长,中国教育的顶层设计,对于我们末来的教育走向,我觉得已经再明白不过了。

表面上看就八个字:义务教育、优质均衡。

背后呢?从21年的双减,到23年5月份的新闻联播10分钟,再到9月的处罚办法落地,再到北京率先新中考,再到北京东城、西城、海淀三区的考试题,再到刚刚公布的改革通知,从上到下,从粗到细,从战略到执行。透过现象看本质,未来至少10年的教育改革方向就是已经再明了不过了。

家里如果有孩子正在小学、初中、高中上学的,我觉得你真的应该好好看一下这篇文章,这一系列的政策释放的信号,你听我给你快速解读下。


首先第一个关键词是:科技发展。

科技已经是现在的第一要务,10分钟的新闻联播讲了至少20遍以上这个词。

中国教育的普及任务其实已经基本完成了,但是如果你想在更高的平台与外面去竞争,那就必须站在顶尖,因此科学教育必须放在第一位。所以这个词大家一定要记住,而且要求将来的大学必须具备原始创新的能力。

这说明了什么?

1、理工科绝对迎来大发展:

2、一流大学会疯狂的不顾一切的去吸引学霸

3、高中难度啊,直线上升,直白点说就是末来高考是要把真的学霸给筛出来,让他们去造火箭,放卫星Q,只会刷题没能力的别占着茅坑不拉shi。

所以你看北京今年初二、初三的考试,出现了大量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题、学校其实很聪明,他用这种方式既完成了小学和初中优质均衡的任务,人人都考了八九十分,同时又完成了高中帮助大学筛选那些具有探索和创新人才的任务,让真正的学霸都能考到95、98、甚至是100分。

全国去年一共有18所中学被授牌叫邱成桐少年班,大学已经把人才录取、天才的筛选下探到了初中,这是什么意思呢?目的就是要把那些适合读书的、考试的、能搞研究的孩子全部让他进好高中。


普通家庭普通娃,父母没有很强辅导能力,小学阶段老老实实把重心放在英语上,准能拔尖。

不要一会觉得语文重要,一会觉得数学重要,一会又鸡英语,到处凑热闹,抓不住重点。


1、英语:先保证有绝对优势再谈其他

学校为了照顾大部分普娃,英语教学进度都偏慢,谁能在小学快速完成整个小学初中阶段1600单词积累,就能跑赢大部分普娃!

英语是小学阶段不挑娃,也不挑家长,且容易形成竞争优势的学科,也是孩子在小学就完全有能力直接达到高中水平的一门。

真正要拉开优势,需要把英语当成语言,而不是学科。要听说读写循序渐进,从大量的输入,再到输出,这样形成的是语言能力,而这个是最终的孩子的这门学科的水平。

所谓语言,就是要开口说,养成平时讲英语,听英语的习惯,要从小学就开始积累词汇量和语感。遵从听-说-读-写规律,一二年级坚持磨耳朵、看动画。《4000级英语分级动画》整理了全球顶尖原版英文动国,按照英语词汇量,蓝思值,语速、时长、难度、等级划分,每天看几分钟,熏听一小时,轻轻松松就能进阶到2000多的词汇,学两个月顶别人一年。

尤其是想进重点班的同学可以提前学新概念或者其他原版教材。有些初中重点班直接学新概念2,如果不超前学,进了重点班后英语会吃力。


2、语文:语文提分是慢功夫,需要从小积累

语文是厚积薄发的学科,需要大量的阅读和积累。小学优势不明显,但越到后面后劲越大。无论是文常的积累,还是现代文或文言文阅读,甚至作文,都是到初中甚至高中,才能拉开差距。

字词:紧跟课内、提前预习、买对教辅、千万不能马虎。要求高点,二类字当一类字提前学和写,到中高年级不吃亏。

古诗:时间越往后越紧,记忆越往前越好三年级前把《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15首》给背完,五年级前把《小学生必背文言文13首》背完,六年级背初中的古诗和文言文了。考试的时候无非就是考这些点,孩子提前吸收掉这些考点,考试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。

晨读:不一定要放在早上,孩子起不来,那睡前读15-20分钟也可以。重要的不是什么时候读而是怎么去读。合理利用好晨读时间,最好用337晨读法,古诗散文、小古文。只读不背按照表格打卡.想忘记都很难!

阅读:到初中后你会发现,语文这个科目最独特,试卷上的内容,大部分和课本无关,需要孩子自己“领悟”,智商再高,没有海量阅谢也白搭,眼睁睁地被扣分。

大量阅读是最低成本的天花板,关键是读什么怎么读,要读就读最好的!重点小学牛娃书单功利性书单、大语文。国学甚至物理化学都涉及!没有一本是多余的,全部读完,语文成绩蹭蹭往上涨。


3、数学:数学是底线,普娃很难有绝对优势

提醒一下,各位家长千万别觉得今后国家重视理科,就玩命给孩子报奥数,这对有的孩子来说就是噩梦的开始。奥数归根到底拼的是天赋,一定要根据孩子自己的属性和兴趣来。

但这不代表,普通孩子可以就此摆烂!如果你数学都学不好,想做学霸几乎不可能。数学是主科当中唯一一个可以拿到满分或者几乎满分的科目,上至满分,下至不及格!简直是拉开分数的魔鬼学科!

数学靠的是分析、思考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想立马开窍,短时间内具备这种能力,老实说对大部分孩子来说都很难!

数学从80分到班级第一,不刷题,不报补习班,目前数学成绩稳定在95分以上,孩子是如何逆袭的:

学习基础打扎实 >盲目拔高提前学;


正确的学习方法 >成天题海刷题;

1)首先,立足课本,把课本里的概念公式吃透背熟。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!

99%的家长认为题海战术、多看多练才能应对考试,这个逻辑大错特错。根基不牢,概念、定理、公式不进脑子!好像会了,但过了段时间又还给老师,反复做反复错。

①课本概念+公式+定理,都要充分理解+背熟(一定做到一字不差)

②课本例题,是所有同类型题的母题。(读懂理解题意+明白解题步骤的每一步+同类型题练习)

③课本课后题,每道必会+必做+常练

所有难题都是纸老虎,只要充分理解透定理公式,什么题都会做。

当然基础训练还包括:贯穿整个小学的重点一计算,每天练一篇,用计时器计时,练速度和准确率。做题学会画关键词;善用错题本;书写规范,即使打草稿也要工整,彻底扼杀粗心的源头。

2)正确的学习方法

费曼学习法

让孩子亲口把题讲给你听,如果表达不清,说明理解不透彻,隔天继续讲,直至明白为止。

3)适度学习奥数

曾经为了提升数学思维,孩子学了一年多奥数课。发现孩子课上貌似学会了,但过了一段日都还给老师了。三下我们放弃了奥数班学习,开始根据学校的学习内容,每天在她学习空余时间做2-3道奥数题。然后也用上叙的深度学习和费曼法。有时候一类题型要讲一周,错了再讲,直至孩子能自己讲得清清楚楚。

一段时间后孩子数学思维也在慢慢进步。奥数起手太难,可以先用三部奥数动画启发兴趣。

当然,普娃我更建议按部就班的来,小学把语文和英语学到初中水平。上中学后,就可以把英语和语文节约出来的时间,多花在数学(理科)上。

合理规划好各学科,会给孩子减轻压力,让孩子能够跟上老师的进度。但是,学习的底层逻辑是:好习惯引爆孩子内驱力,让孩子自发自觉地对知识进行吸收消化。所以,孩子良好的习惯培养不能落下!(内驱力纪录片可以看看)


【小学生需要养成的好习惯】

一、规律读

1、每天坚持晨读15分钟(课内背诵)。回归课本,课本背诵,古诗词背诵

2、每天晚上坚持睡前阅读30分钟快乐读书吧

推荐书目美文阅读(课外读物)

二、定时写

1、课内作业

•1-2年级:6:30之前完成

•3-4年级:7:30之前完成

• 5-6年级:8:00之前完成

2、课外作业

• 每周一、三、五课外作业:摘抄好词好句

• 每周二、四课外作业:写两篇小日记

3、周末作业

•完成一张单元试卷

•听本单元生字词

三、勤整理

1、每周整理试卷或练习错题。

2、整理每次考卷的作文,无论大考小考。

四、细积累

1、每课近义词、反义词、多音字整理在个本子上,方便复习阅读。

2、每课的词语积累、词语搭配、好词好句的重点句子赏析积累在一个本子上。

五、学习习惯

1、学会自己检查作业。

2、在家写完作业后,把第二天的课本收拾好整理书包与课桌。

3、写完作业再出去玩。

4、做小老师复述当天学习的内容。(帮助回顾并锻炼归纳总结能力)没有掌握的听同步视频讲解复习。

5、每天复习完所学内容再写作业,限制时间25分钟为一个周期。

6、养成指读审题,圈关键词的习惯防止跳字漏字导致题意不清失分。

7、养成按顺序做题的习惯不会的做标记便回头找,保证不漏题。

六、生活习惯

1、早上六点半起床,晚上九点半睡觉。

2、无论上学还是周末,养成午睡习惯时间30分钟左右为宜。

3、培养一两项喜欢的运动,坚持练习。

4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,比如擦桌子扫地、洗袜子等。

5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如睡前准备第二天的校服,收拾写字桌、文具。

6、周末多进行户外活动,少玩手机。

[写在最后]

央视名嘴白岩松常发表关于家庭教育的犀利评论,他曾直言:我认为在中国的教育里面,首先最值得吐槽和抱怨的是家长,而不是社会与学校。

编辑推荐

热门文章